twitter

2011年7月12日星期二

记功簿

給兒子做《記功簿》有3年了,今天也想給女兒做一本。記功簿其實是取經於《好媽媽勝過好老師》的親子教育書。

我覺得記功簿蠻實用的,可以提醒孩子所做過的好事,又可省下一筆物質的獎歷,符合經濟效益之余,孩子也不會一直追著要獎品。

【世華‧奇聞】迷戀女警甜美聲線,男子虛假報警上萬次!

裡面記錄了大大小小的“功勞”,基本上很多是芝麻綠豆的小事,如孩子會自己洗白鞋、會主動幫媽咪拿東西、會整理書桌、有稱呼長輩、吃飯第一名、會關心爸爸媽媽……當然,有些事情記一次功過後,還是會忘記,如稱呼長輩,三不五時還得要媽咪提醒。

通常一個4歲的小孩,會因為一顆星星而雀躍萬分,相對的,星星的吸引力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褪色。為了讓哥哥有更實在的獎歷,我答應哥哥,10顆星星 換一個笑臉,5個笑臉可以換一樣禮物。有時對哥哥的行為豎起大拇指,他會追問:“有星星嗎?”我在想,他關心的可能不是星星,是收集了足夠的星星就可以換 一份禮物。道理是一樣的,媽咪有時為了要換心愛的禮物,會固定到同一間店消費,收集足夠的印花。不同的是,媽咪的印花是用錢換來的,而你只要做好事就有星 星,一分錢都不必付。看來,你劃算多了。

朋友問:“你給星星,孩子會做好事,如果一天他不再稀罕你給的星星和獎歷,怎麼辦?”很多時候,父母會杞人憂天,先給孩子貼上壞標簽。如果孩子常常 往好的一面學習,你還擔心他會變壞嗎?星星只是一種肯定,一個表揚,一天一個,或數天一個,日子一久,3年至5年,習慣成自然,媽媽播下愛的種子,已在孩 子心中發芽,那時就是驗收的時刻了!

與其記住孩子的過錯(記過),不如記住孩子的優良行為(記功)。

與孩子一起成長

很多時侯孩子的優良行為,是在爸爸媽媽的表揚下,潛移默化慢慢形成。

在實行記功簿的當兒,發現一項意外收獲,兒子在“閱讀”自己的豐功偉績時,從中學到不少生字,還私底下替媽咪修改錯別字。而且還偷偷給媽咪“回 信”,寫下一小則“我很孝順了,不過我還要像孔子一樣孝順。”媽咪拿給爸爸看,爸爸問:“孔子很孝順的嗎?”媽咪答不上來,只知道孔子是一位思想家,哲學 家和教育家。孩子應該是讀《弟子規》,裡頭教的都是孝順父母,尊敬長輩的道理,自然而然就覺得孔子是孝順的。

教育孩子這條路很漫長,就像在搞革命,不是一朝一夕的事。必須有超強的耐力,不斷的充實自己,與孩子一起學習,一起成長!這記功簿就像是一本成長備忘錄。

(星洲日報/副刊‧文:王力琦)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